首页 >文化 > > 正文

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理解_君子生非异也

2023-06-18 16:40:23 来源:互联网

1、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,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。

2、一、原文:战国荀子《荀子·劝学》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

3、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4、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

5、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

6、二、译文:我曾经整天思索,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;我曾经踮起脚远望,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。

7、登到高处招手,胳膊没有加长,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;顺着风呼叫,声音没有变得洪亮,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。

8、借助车马的人,并不是脚走得快,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。

9、借助舟船的人,并不善于游泳,却可以横渡江河。

10、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,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。

11、扩展资料一、创作背景战国时期,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,封建制度逐步形成,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。

12、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,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,并逐渐形成墨家、儒家、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,历史上称之为“诸子百家”。

13、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,宣传自己的主张,批评别人,出现了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

14、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。

15、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,顺应它,运用它。

16、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,他创作了《劝学》一文。

17、二、赏析《劝学》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、证明论点。

18、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,几乎都是比喻。

19、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、具体、生动,深入浅出,使读者容易接受。

20、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,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。

21、这种手法,在修辞上叫做“博喻”。

22、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,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,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,强调作者的观点。

23、例如:登高而招,顺风而呼,假舆马,假舟楫,积土成山,积水成渊。

24、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,形成鲜明的对照,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。

25、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,朽木与金石对照。

26、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,有时先正后反,内容各有侧重,句式也多变化,读者毫无板滞之感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 2015-2022 大众影视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